新聞中心
補貼下回收再制造競爭更激烈
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廢品的回收再造。這樣做一方面是由于許多國家都加大了對環境保護的立法力度,紛紛制訂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企業對廢品進行回收再造;另一方面,對廢品進行回收再造為企業贏得良好聲譽的同時也幫助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競爭力。國際上許多著名的公司如柯達、惠普、施樂等都在積極探索企業廢品的回收再造問題,閉環供應鏈的研究引起了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紤]由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廢品回收商組成的閉環供應鏈系統,制造商既可以利用廢品進行生產也可以使用新材料進行生產,零售商在負責銷售產品的同時和第三方廢品回收商共同參與廢品的回收,且零售商和第三方廢品回收商之間對廢品的回收存在著競爭關系(廢品回收價格對廢品回收量有著重要影響),廢品回收后,零售商和第三方廢品回收商將廢品出售給制造商,構成閉環供應鏈。同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企業的廢品回收再造活動,并對制造商的廢品回收再造活動進行經濟補貼,本文的目的在于考察政府補貼對再制造閉環供應鏈的影響。在由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廢品回收商組成的閉環供應鏈中,各個參與方都是理性的決策者,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進行決策。不考慮政府對廢品回收進行補貼情形時,在閉環供應鏈中,制造商為博弈的領導者,零售商和第三方廢品回收商為博弈的追隨者,他們之間構成了一個stackelberg博弈,在該博弈中,制造商決定批發價格和廢品回收價格,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零售商和第三方廢品回收商在觀察到制造商制定的批發價格和廢品回收價格后,分別決定自己的零售商價格和廢品回收價格。因此,當政府對制造商廢品回收進行補貼時,消費者廢品出售的價格增加,消費者收益增加,同時制造商給予零售商和第三方廢品回收商的廢品回收價格也增加,三方獲利,實現了社會收益的最大化。政府對制造商廢品回收進行補貼時,制造商讓渡部分收益給零售商和第三方廢品回收商,激勵零售商、第三方廢品回收商廢品回收的積極性,保證廢品回收滿足制造商生產的需要,再制造所使用的原材料增加,制造商生產成本降低,同樣可以獲得高收益。(1)政府對制造商單位廢品回收提供補貼時不影響產品的批發價格和銷售價格。(2)政府對制造商單位廢品回收提供補貼時,制造商給予零售商和第三方的廢品回收價格,零售商和第三方從消費者手中回收廢品價格,零售商和第三方廢品回收量,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以及閉環供應鏈總利潤均大于政府對制造商單位廢品回收不提供補貼時情形。(3)當政府對制造商單位廢品回收提供補貼時,不僅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的利潤增加,同時消費者廢品出售價格提高,消費者同樣得到了實惠,實現了社會福利的最大化。(4)當政府對制造商單位廢品回收提供補貼時,廢品回收量增加,可以有效地保護環境